藍倒吊的口徑小是主要瓶頸,因此一般常用的輪蟲、豐年蝦都無法讓牠們度過首次攝食的危險期,縱使我們給予仔魚能夠攝食的餌料,若營養需求不理想仍然無法度過首次攝餌的階段,多數小型的原生動物其實都有營養不足的問題。
當我們度過首次攝餌到變態階段就面臨另外一個考驗 : 水質環境的要求
過去在培育鯛科魚類或是經濟性食用魚苗的水質環境對於擬刺尾鯛來說相當惡劣,水中鹽度、溫度的變化及有害營養鹽的累積,其實都是限制因子,這是珊瑚礁魚類繁養殖需要注意的部分。
這次跟各位介紹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在擬刺尾鯛人工繁殖上的研究成果 :
摘要如下:
1. 飼育水槽水溫高於 25 ℃ 以上,擬刺尾鯛即開始出現產卵行為,並持續至秋末水溫下降至 25 ℃ 以下,終止產卵
2. 擬刺尾鯛受精卵為浮性的透明卵,平均卵徑為 0.67 ± 0.05 mm (Mean ± S.D.),內具單一油球,油球的平均直徑為 0.15 ± 0.05 mm
3. 在水溫 28 ± 1 ℃及鹽度 32 ~ 33 psu 下,受精卵約 18 h 孵化
4. 剛孵化之仔魚平均全長為 1.52 ± 0.05 mm;第 3 日仔魚平
均全長 2.29 ± 0.12 mm,開始投餵纖毛蟲等原生動物,並添加微藻來穩定水質
5. 第 7 日平均全長 2.58 ± 0.21 mm,此時可投餵小型輪蟲
6. 第 15 日,平均全長 3.32 ± 0.31 mm,仔魚攝食能力增強,可混投小型橈足類,投餵餌料生物時,應注意各種餌料必須重疊使用
7. 第 20 日,仔魚平均全長為 5.18 ± 0.30 mm,可投餵橈足類或豐年蝦
8. 第 24 日開始可以進行流水養殖;第 26 日仔魚平均全長為 6.20 ± 0.94 mm,開始進入稚魚期階段
圖1. 藍倒吊親種 (Broodstock),也就是俗稱的種魚,一般無法
藍倒吊的胚胎發育過程,受精卵形態跟大部分的珊瑚礁魚類相近。
藍倒吊的仔稚魚發育過程,從剛孵化的卵黃囊仔魚培育到26日齡。
可惜本篇文獻沒有養到出現體色,距離量產還有一段很長的路,
畢竟登陸月球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就看日後有沒有人能夠突破了。
文獻來源 : 何源興‧李沛珊‧鄭明忠‧江玉瑛‧陳文義 (2013) 擬刺尾鯛之人工繁殖。水產研究,21(2) : 83-95p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