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殘聲

1.國中那年第一次參與短期的宣教(傳教)活動,讓我深深的愛上吉貝島。

2.我認識了一群年紀與我相仿的年輕人,他們正在試著認識耶穌,學著一起禱告。

3.結識了我第一位在外島的陶笛學生,是個小男孩。 回台灣後,送了一把精心挑選的陶笛送給他。

4.為期八天的活動,我們在短時間內組成樂團,在島上最大的廟宇前廣場唱詩歌。

5.在歷史的洪流中,我們雖只是無數短宣隊或是服務隊中的一批、吉貝島的過客,但相信在神的國度裏面是被永恆紀念的。

6.島上有一間殘破的教會,因為沒有人聚會而關門。

7.居民受洗要在晚間到海邊,而且施洗者也要弄濕身體,讓其他人認為大家只是去海邊玩水。



8. 事隔多年,我那幾位在澎湖的朋友如今都沒有再繼續接觸信仰了,島上幽暗勢力的綑綁,仍然深深的紮在他們心裡,在我記憶中我們一起禱告的畫面,如今成了他們火熱的參加廟宇活動的畫面。

9.從國中到現在,我也多次造訪吉貝島,完全是以觀光客的心態。

10.福音與教會在島上炫麗奪目的觀光色彩中顯得相當渺小。


牡蠣之夢


今天早晨,依稀的還在半夢半醒之間,我起身捎開窗廉,望一望不遠處的海,

我那時住在一個海邊的小屋裡。

在那樣的時空下,海水的顏色仍相當湛藍,持續不斷的更迭遞嬗,

以它陣陣湧動的熱情,拍打我心中靜寂的岸岩。

梳理出門後我便依照習慣,前往外邊的海上農田,農田從遠處看去密密麻麻,

而走進看是一大片由竹木搭建而成的架狀結構,其上有許許多多的繩索,

每一條繩索都繫著一大串生命,如同血管繫著心臟一般。

這些糾結的生命體浸淫在乾淨並緩緩流動的海水中,靜靜地、安詳地吸收海水裡的養分。

那就是令人讚嘆的牡蠣,一種奧妙並與海與人共存的生命。
   
我是一個音樂家,好像遠離喧囂擾嚷的都市,來到這開滿天人菊的海島也沒什麼可誇耀的,

只為了撿拾一些被遺忘而散落在島上的創作靈感和演奏技法,過了好些時候,

始終無法意會我最近正在研究的曲子。

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裡面蘊含的意義很深,富有巴洛克時期音樂的特色,

結構整齊嚴謹但卻帶有活力,

特別要在雙手間詮釋多個不同聲部並使其和諧,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於是我終日只彈奏這首曲子並且晝夜思想這曲子的架構與表現,

這樣的舉動也許是要貫徹這首曲子最初的作用-治療失眠與安定身心。 

在這個島上生活算算也有一個月了,

到海邊看著一大片的牡蠣田竟成了我安靜鑽研曲子之外最大的休閒,

看著那緩緩悠悠、規律流動的海水,

一波一波地流過井然有序的牡蠣田,牡蠣田的海水有時綠綠的充滿許多豐富的藻介,

濾食性的牡蠣就這樣地享用這海水所帶來的豐盛美食。

日子一久,在那裏我開始學著品嘗牡蠣,

這時通常會準備一個烤爐,堆上炭火、放上網架,

將一籃籃的帶殼牡蠣挑選出最美味可口的,放在網架上,

當牡蠣在大火烘烤下開出一線殼縫時就可以剝開享用,

左手端著牠一半的殼,眼睛端詳著晶瑩剔透的牡蠣肉,不禁令人垂涎三尺。

牡蠣肉的顏色,常常是較深的銀黑色,而牡蠣殼的內側,則是閃著銀白色的光輝,

兩著對應看來,就如同鋼琴上黑鍵與白鍵一樣的融洽和諧。

當你讓牡蠣鮮美的肉滑過你的舌頭時,可以一口氣將牠吞進去,這是展現內心狂野的方式,

也可以將牠一口咬碎,這時候會品嘗到一陣陣金屬味,也有人說是牡蠣特有的腥味,

我倒覺得咀嚼之後,溢出的是榛果的味道,並且混雜著海水與海水裡面藻類的香氣,

每一嚼口都可以感受到大海的澎湃和它豐富的生命力。

原來,這樣整整齊齊排列的牡蠣田裡面所蘊含的力量,是如此的令人讚嘆。
   
海水照常在島的周圍循環著,又是一天的早晨,

我昨天練了整夜的琴,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在琴鍵上,書桌上靜靜地躺著一塊牡蠣殼,

我開始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個音樂家還是個饕客。

我拿著它到海邊的牡蠣田去坐著,看看海水又一波波的流過那些整齊有致的架構,

從對面吹來的是鹹鹹的風,我端看著手上的牡蠣殼,白與黑之間,又那樣的交融在一起,

不知不覺在岸邊那片平坦的地土上進入夢鄉。
   
在那樣的美夢中,我看見自己躺臥在一個漂浮於海上的小陸地,小陸地上面有許多溝渠,

溝渠裡面都流淌著海水,並且源源不絕地流淌,

在溝渠中有許多牡蠣,結實累累,在小陸地中央有我,

正在演奏著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

那樣的音律,和諧地共鳴,琴聲如水流,不斷地緩緩波動。

彈指之間敲擊出來的粒粒音符,就彷彿牡蠣一粒粒的串在架上,

並與溝渠中不斷流淌的海水形成完美的交融…..

啊!原來這就是這首曲子的意境。

依稀之中,我在那島上一邊吞食著牡蠣,一邊敲擊著琴鍵,

我的生命與這海水、牡犡,緩緩悠悠的融為一體。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時代與決定

在一個即將放假回鄉的早晨,

我不斷地在思考一些事,從小到大,

我從來沒有想過音樂會成為我的興趣。

小時候在教會裡面學習唱詩,那時心中是百般不願,

因為始終抓不到唱歌的要領,不過後來在高中學會一些秘訣,

透過請教音樂老師和一些觀察,

漸漸愛上唱歌,進而愛上古典聖詩。

而大學念了養殖系後就不斷地在想,

從我剛進入養殖系就在想,

我的使命是什麼?

我相信上帝將每個人放在他生命中的位子都有祂的目的,

而這有時候是我們很難去理解的,

因為難以理解,才有信仰的價值




小時候很排斥魚市場的那種濕黏、腥味,很討厭去海邊,

很不喜歡爸爸抓魚抓一整個下午而不回來,很不喜歡養魚,

不過這些事情都隨著我念了養殖系而有極大的翻轉,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開始不排斥魚市場,

腥味也成了熟悉的味道,

喜歡去海邊、喜歡養魚、陪爸爸一起去海邊,

漸漸體認到上帝的幽默,

也慢慢培養出一種關懷、一種使命感,

希望自己能夠貢獻社會、榮耀上帝,

從海洋環境保護、產業永續的角度來看,

尚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

而這些問題就這樣在我求學階段不斷的圍繞在身旁,

從專業的角度,使命就是要去解決產業問題、

保護海洋環境。

有些同學或是一些師長,

是把專業、工作、興趣都疊合在水產養殖相關領域,

我期盼的是能透過音樂,來傳達一些意志,

提醒眾人,我們的海洋正遭遇什麼樣的問題,

很感謝上帝的安排,

在我成長過程中所接觸的事物都成為祂使用的好工具,

未來的不確定和現在的缺乏、愚昧是一定會有的,

但人總要期勉自己,

在大時代下做出一個決定,

音樂是上帝所創造的,海洋與萬物也是,

每次這樣想,我就被這信仰的整全世界觀所折服,

原來,分散在各處的真理集合起來都指向一個本體,

而那是有位格的本體,

我心敬畏不已。





即將畢業之際,常常會想寫些東西留下什麼,

好讓我回頭再看的時候,能夠一一細數上帝的恩典,

如今將踏上另一個未知的旅途,會發生什麼事還不知道,

不過也漸漸培養出一種與上帝之間的默契,

希望將來能繼續用生命影響生命,

不斷的學習,去實踐使命,因為這是我天父的世界。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初衷

那天我從所辦拿回了當初考研究所的時候,

大學時期的導師及指導教授幫我寫的推薦信,

雖然我離開了大學所投入的免疫學研究,

但我的指導教授並沒有因此而與我產生嫌隙,

還鼓勵我追求自己的興趣與熱情,此舉使我深受感動。



人的一生當中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所在其實相當難得,

有時候一時產生的熱情,很容易被環境給消磨殆盡,

或因為人情世故而放棄,

我當初下這個決定也遲疑了很久,

但我若是放棄了,一輩子可能少有機會再學習我感興趣的事。



感謝兩位老師,當我讀到那些文字的時候,

我就重新自我省察,

是否有做到當初所立的志向?

是否還是老師所描述的那樣認真負責的好學生?

是否辜負了老師對自己的期待?



也許在我有生之年都不會忘記母校、母系給我的訓練與恩情,

雖然當年我也曾悔恨、憤怒與不平,

但離開之後才知道一切的痛苦結出甘甜的果實。




在深夜裡論文寫不出來的時候,

把那些推薦信讀一讀,重新獲得力量



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書桌


書桌一直是我從小到大求學的好地方,它圈起了一個小空間,

當我進入這個空間後就會得到某種程度上的充實與滿足。


過去我不曾體認這種快樂,認為坐在書桌上是萬分痛苦的,它隔絕了我玩樂的時間,

直到大學開始對探究學問並且產生熱情的時候,書桌就成了我的好夥伴,

這張圖是我在大學時期的書桌,我將電腦跟書櫃作了區隔,

使我可以在閱讀的時候不被電腦散發出來的光線所影響,而需要查詢資料的時候,

轉身即可快速上網。


左邊的隔板是我自己加上去的,隔板的另一側就是房門,隔板裡面形成房間中的小房間,

有時候在裡面思考、寫作或是看電影別有一番趣味。

也許是我很喜歡這種隱私的感覺吧~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我心


「敏銳而溫柔,意味著絕對的受苦。」

「關不掉的感受能力,無止境的臆測、自我懷疑與厭惡,

 但這些,都使我們可以感受到那些一般人所不曾擁有的痛苦,
   
    從而更趨近於另一層次的事物的本質,更能理解一些他人難以認知的細膩情感。」

「承受精神上的痛苦於我們有益,

 好叫我們可以真正地直視,甚而安慰那些也正在受苦的靈魂;

 好叫我們能擁有在生活中積累、那無可替易的韌性;

 好叫我們在汙穢的長夜中,既非融入黑暗之流,也非自以為是地大光照耀,

 而是散著幽芒,叫人安心、暖和卻不滅的微光。」-----未曾謀面的懷澤





「耶穌受苦以至於死,

    並不是說人因此可以不受苦,

 而是說人之受苦當與基督相像而已。」-----C. S. Lewis




讀畢,潸然淚下。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悠久的風景


小時候其實不喜歡海,因為到海邊的印象都是炎熱且無聊的,源自於人的問題以及無知。

直到大學,開始愛上海,除了逐漸培養自己以海洋維生的專業技能之外,也逐漸體認到海與我的關係是如此的密不可分...... 似乎是一種生命的連結

那時候我搬到海邊住,窗戶打開就能聞到濃濃的腥鹹,伴隨著一股離鄉背井的惆悵,
對面是條販賣各式水產生物的海鮮街,一到假日都熙來攘往,擠得水洩不通,
偶爾也會去挑個新鮮魚貨回來烹煮,三五好友一起分享學業及生活上的酸甜苦辣,
隨著鮮甜的魚介緩緩入腹。


那時候隱約地感受到,海洋對我存在一種無聲的呼喚,像是許多電影小說裡面的詭異情節,
招喚我不斷往海裡游去,體內的血液就這樣不斷地被掏洗、置換,最終流淌著只屬於海洋的生命。


海邊的房子隨著歲月不斷鏽蝕、隨著冷雨不斷斑駁,生活在這裡,自已如同這些房子一樣不斷被沖刷,但最終不知是淬成完熟生命或是在冷雨中落到無盡的深淵而無法自拔。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那樣的牢籠


一個不知多久才能從這裏出去的心情,

將我與眾多良友分離,我夜夜不能見他們,儘管心裡想念。


也許這裡如同東北角監獄一樣,是個淬鍊我的地方,

使我不斷與內心的孤獨對抗,

但也有些差異,這裡不管何人都有種詭譎,

似乎不能勒住自己的舌頭,

但他們認為這樣才能存活下去。




這裡的夜晚和清晨都令我窒息,儘管風和日麗、四季如春,

相較之下東北角的寒風烈雨冷而刺骨,但卻暖心。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活頁筆記。馬克杯


大一剛入學的時候聽了一場演講,講者是一位研究所的優秀學長,

他後來到英國去攻讀博士學位。

總之他激起我們認真念書的熱情和對水產養殖的高度興趣,我對他講的其中一段特別有印象:

"作筆記應該要用活頁筆記本,可以隨意增加或刪減筆記,靈活度高~

我在考試前已經把筆記讀了五遍...."



那個時候我眼睛一亮,後來也去買了一本活頁筆記,於是開始我大一快樂的讀書時光。


大一最繁重的科目是生物學,

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將那些重要的名詞解釋寫在我的活頁紙上,

錯過了迎新宿營、社團活動,還有到同學的寢室去串門子的時光,

後來再想起來,好像也不覺得後悔,

因我已經沉浸在寫筆記的世界裡,被知識的浪潮不斷不斷地衝擊著,


心中感動極深。

是種莫名的感動,好像我越投入在那裏面,我就越接近那位優秀的學長的心境,

後來我也真的在考試之前把筆記讀了五遍,最後結果如何已經不重要了。




馬克杯的故事是來自於另外一位老師,

也激發了我對於水產養殖的熱情與對學校及系上的熱愛及歸屬,

於是我買了一個印有校徽跟學校代表建物的馬克杯,

放在桌上,伴隨著桌燈,溫暖的光澤不斷滲入我的心中,

在每個求學過程的春夏秋冬,提醒我身為海大的一份子是多麼榮耀,

甚至到後來畢業離開基隆,我也帶著它。



現在這只馬克杯還在,

只是純白色的光澤不再,

不管怎麼努力清洗也無法回復剛買來的光澤,



也許就像我那段回憶吧~


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回到過去了,


只能把這份回憶放在心中,繼續往下一站邁進。




   

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山另一端


爬鳶嘴山的記憶是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讓我第一次體會"登山"的感覺,

過去都跟家人一起爬山,那時候心裡想的都是成為第一個攻頂的人,

不管後面的人怎麼樣,對他們相當放心,

反正最後一定會爬上來的,就這樣自顧自地往前衝直到攻頂。


跟好朋友去爬鳶嘴山,感覺又不一樣了,反而把自己的步調放得很慢,

有時候回頭看看朋友在爬山過程中的種種心情變化、體力消長,

甚覺有趣。


記得我第一次爬的時候,全副武裝,手上也帶著布手套,

因為那個時候沒有太多的輔具、繩索或拉環,深具挑戰性;

如今繩索、輔具拉環越來越多,

爬鳶嘴山變成了一種休閒而不是挑戰了,

童年的記憶也隨著不斷繫上的繩索與輔具,

鎖在深深的回憶裡。



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好友


這同樣是發生在寒假,我與我的好友在研習會的空檔帶著樂器到操場合奏,
我跟他的認識相當奇妙。

過去我參加其中一屆的聖經研習會,認識一位來自政大及一位台大的組員,
他們在活動結束後的某一天來基隆找我玩,當時心裡相當高興,畢竟在偏遠地方讀書,
有朋自遠方來當然不亦悅乎。

他來之前告訴我,還有另外一位朋友要來,而這位朋友就是照片中彈吉他的青年。

在基隆遊玩的途中我發現我們很有共鳴,而我也有幸見識到他在音樂方面的才華,
後來我決定辦一場以古典詩歌為主的陶笛演奏會,最後找到他協助我鋼琴伴奏。

大學時期,音樂在某種程度上一直是我的興趣與熱情所在,同時也在建立我的自信、
拓展我的交友圈。

我們在大學時期共合作了兩場音樂會、一場音樂劇,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表演,
其中有笑有淚,現在我離開基隆,他則留在北部,就算我遠在國境之南,
他也不曾忘記我,也下來陪我玩音樂,在海生館宿舍小小的琴房,度過許多快樂的時光。

感謝神,我們擁有共同信仰與共同興趣。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一種深刻的追求
























大學時期的每個寒假,期待的不只是學業壓力上的暫時放鬆,還有另種一深刻追求。

在寒假我會參加一個花一週時間研讀聖經的研習會,除追求更加了解上帝的心意外,

也督促自己以嚴謹的態度做學問與辨明真理。


我特別喜歡一個讓大家輪流上台分享見解,然後台下組員提問的時間,

可以了解組員在查考聖經時的思維,碰撞出不同火花。


這張照片是我跟其中兩位組員的合照,在閒暇的時候到海邊去玩耍,

雖然相處短暫,他們卻是我在那一個寒假中最深刻的回憶,

日後他們也都跟我一樣參與一個音樂劇,不管是協助演出或是當觀眾,

而我那陣子寫的曲子,多半跟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文獻討論 : 擬刺尾鯛的人工繁殖

擬刺尾鯛就是水族貿易上俗稱的藍倒吊,也是海水觀賞魚飼養中最具代表性的魚種,但牠的人工繁殖相當困難,我認為在海水觀賞魚或者是珊瑚礁魚類的繁養殖領域,刺尾鯛是難度最高的,高於小丑魚、雀鯛、海馬、蝦虎及海水神仙魚。 

藍倒吊的口徑小是主要瓶頸,因此一般常用的輪蟲、豐年蝦都無法讓牠們度過首次攝食的危險期,縱使我們給予仔魚能夠攝食的餌料,若營養需求不理想仍然無法度過首次攝餌的階段,多數小型的原生動物其實都有營養不足的問題。

當我們度過首次攝餌到變態階段就面臨另外一個考驗 : 水質環境的要求

過去在培育鯛科魚類或是經濟性食用魚苗的水質環境對於擬刺尾鯛來說相當惡劣,水中鹽度、溫度的變化及有害營養鹽的累積,其實都是限制因子,這是珊瑚礁魚類繁養殖需要注意的部分。

這次跟各位介紹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在擬刺尾鯛人工繁殖上的研究成果 :

摘要如下:

1. 飼育水槽水溫高於 25 ℃ 以上,擬刺尾鯛即開始出現產卵行為,並持續至秋末水溫下降至 25 ℃ 以下,終止產卵

2. 擬刺尾鯛受精卵為浮性的透明卵,平均卵徑為 0.67 ± 0.05 mm (Mean ± S.D.),內具單一油球,油球的平均直徑為 0.15 ± 0.05 mm

3. 在水溫 28 ± 1 ℃及鹽度 32 ~ 33 psu 下,受精卵約 18 h 孵化

4. 剛孵化之仔魚平均全長為 1.52 ± 0.05 mm;第 3 日仔魚平
均全長 2.29 ± 0.12 mm,開始投餵纖毛蟲等原生動物,並添加微藻來穩定水質

5. 第 7 日平均全長 2.58 ± 0.21 mm,此時可投餵小型輪蟲

6. 第 15 日,平均全長 3.32 ± 0.31 mm,仔魚攝食能力增強,可混投小型橈足類,投餵餌料生物時,應注意各種餌料必須重疊使用

7. 第 20 日,仔魚平均全長為 5.18 ± 0.30 mm,可投餵橈足類或豐年蝦

8. 第 24 日開始可以進行流水養殖;第 26 日仔魚平均全長為 6.20 ± 0.94 mm,開始進入稚魚期階段


圖1. 藍倒吊親種 (Broodstock),也就是俗稱的種魚,一般無法從外觀分辨性別,屬於群體產卵的魚類。


藍倒吊的胚胎發育過程,受精卵形態跟大部分的珊瑚礁魚類相近。




藍倒吊的仔稚魚發育過程,從剛孵化的卵黃囊仔魚培育到26日齡。


可惜本篇文獻沒有養到出現體色,距離量產還有一段很長的路,
畢竟登陸月球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就看日後有沒有人能夠突破了。

文獻來源 : 何源興‧李沛珊‧鄭明忠‧江玉瑛‧陳文義 (2013) 擬刺尾鯛之人工繁殖。水產研究,21(2) : 83-95pp。

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夏威夷海域仔稚魚培育及展示計畫 (翻譯)

作者 : Frank Baensch

大部分的海水魚(及無脊椎動物)都擁有複雜的生活史,包含受精卵的散布、孵化、浮游仔魚期到稚魚時期,這些海水魚類通常產下數以萬計的卵,而仔魚會在海洋中度過漫長的發育期。


仔稚魚是一群令人著迷的生物,通常很難在海中被注意到,但擁有極高的多樣性,並且在生理、形態、行為及生態上都與成魚差異甚遠。仔魚剛孵化時極其微小,大約只有2-4 mm,而且發育未完全,不具攝食能力只能以卵黃維生,沒有游泳能力只能隨水流漂動。


當仔稚魚逐漸發育、成長成熟,牠們學會游泳、攝食及逃避掠食者。許多仔稚魚在浮游時期,表現出奇特外形或臨時性的生理結構,像是延長的棘刺、異常大的頭部、鰭、眼或特殊的色素斑。當仔魚逐漸轉變為稚魚的時候,牠們藉由陽光、海流或珊瑚礁所釋放出的訊息找到新的棲所,並利用夜晚避開掠食者回到溫暖的家。


潛水者很難去察覺這些仔稚魚。目前已經被描述的仔稚魚相當稀少(<10%),大部分的仔稚魚都還沒有照片或影像記錄,但牠們卻對於水產養殖、漁業資源保育及生物學研究有著重要深遠的影響。


本計畫透過採集野外魚卵、孵化及仔稚魚培育技術來研究夏威夷海水魚類的繁殖模式、養殖要件及仔稚魚發育。

主要目標:
1. 辨識海水魚類的產卵區域及產卵時間
2. 發展並建立具有養殖潛力之新物種的培育標準流程
3. 展示海洋仔稚魚多樣化的形態、色彩及美麗的自然樣貌 


文章來源 : http://www.bluereefphoto.org/blog